「老師你好有耐心喔!如果是我早抓狂了」學生家長這麼跟我說。
我笑笑回應:「還好啦,只是我小孩看多了,不是特別有耐心啦!」
其實教琴這麼久,Lynn老師也是遇過快要讓人抓狂的學生,但我都告訴自己:「我是老師,學生不懂是應該,我沒用他懂的方式教他是我的專業能力有問題。」所以年輕還菜的時候狂在網路上爬文或是看書向前輩請教,因為我知道這是我的工作,我要戰~勝~他!
而為什麼我會有耐心呢?
LINE ID: @lynnpiano725 (@要打,英文小寫)
「老師你好有耐心喔!如果是我早抓狂了」學生家長這麼跟我說。
我笑笑回應:「還好啦,只是我小孩看多了,不是特別有耐心啦!」
其實教琴這麼久,Lynn老師也是遇過快要讓人抓狂的學生,但我都告訴自己:「我是老師,學生不懂是應該,我沒用他懂的方式教他是我的專業能力有問題。」所以年輕還菜的時候狂在網路上爬文或是看書向前輩請教,因為我知道這是我的工作,我要戰~勝~他!
而為什麼我會有耐心呢?
今天去聽停看聽音樂培訓中心的鋼琴教材研習PART1,很棒欸,鋼琴老師趕快去按讚 👍裡面有很多老師可以溫故知新的講座、研習,是一個老師「進場保養」的好地方 😂
Lynn之前也聽過楊舒婷博士的「鋼琴教學有沒有方法」Part 1&2也覺得不錯喔!接下來好像中南部也會有講座,中南部的老師可以把握喔 💪
記得曾經在某一次研習,一位講師說「如果你不持續進修,你就不配當老師」 ☝🏻。沒錯,教材教法以前在學校都唸過,但時代在變,老師的教材教法也要跟著變。(想想10年前的學生和現在的學生...)
今天講師分享了一些應用方式也看了一些有趣的鋼琴教材。給教材像吃套餐一樣,有主菜有點心,所以在教材規劃中一定要有一個主要教材,然後再搭配其他輔助教材。教學目標明確,在初階教學非常重要,用適合的教材來餵食自己的學生,就像媽媽為了孩子準備精緻營業豐富的食物一樣,要花心思吶~ 🎵
今天剛好看到這篇文章「我絕不給孩子吃的七種零食」裡面談及一些零食的人工添加物的一些事,而正在看這篇文章時,收到學生家長的訊息說「小朋友最近說他不想學鋼琴」。對照剛剛看的文章作者媽媽對孩子飲食的堅持,和學生家長媽媽對孩子音樂課的猶豫......
老實說,Lynn只是學生的老師,不是養育他的家長,其實家長想要怎麼樣養育孩子是家長自己的事。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」老師只是輔助家長種出瓜或豆的輔助者,真正的經營權在家長啊!或許因為看不到成果,或許因為很難照顧,可以理解經營者看到這樣的情況一定很焦慮,種子撒了,水也澆了,但偏偏就是長不好,長不快,誰不焦慮?
但請家長想想當初自己想種的是什麼?如果你是想種地瓜葉,那可能只要輕微照顧就可以收成,如果是想要種高麗菜,那可能要多費心照顧,又如果是想要種草莓,是不是又要更費多一點心呢?同樣,家長請想想當初讓孩子學習音樂的目的,是想要種出什麼果?
翻雲端相簿的時候看到這張Lynn 以前學生的行事曆,這學生當時好像是小學三年級的樣子😀
這學生的媽媽從她懂數字日期觀念後就給她一本行事曆,教她把學校的考試、家庭活動都寫在上面,並教她安排時間👍
印象中這學生都把自己打理的很好,雖然社團、家庭和學校課業活動一堆,但她還是能把琴練的很好,並且沒補習還保持前三名!
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,當時小學三年級的她,寒假活動很多,但和我喬鋼琴課時間的是她自己!她的行事曆上,週一有個p是她上鋼琴課的日子,沒寫的是要再跟我喬。
學音樂,要花多少錢?問了身邊的音樂朋友,他們回答:「不要問,會心痛。」XDD
學音樂如果是為了將來謀生真的會花不少錢,不過這個世界上學哪一樣東西不需要花錢呢?尤其又希望是可以應付將來職業所需的專業項目。以學語言來說,許多家長目的就是希望孩子未來在職場可以有更多競爭力,因此從幼稚園開始的英文班到高中的英文補習班,不間斷的英文學習我想所花的錢應該跟學音樂有得拼喔!
如果學的東西專業性很高,我想學每一樣東西都要花不少錢吧?就算不投資錢,也要投資時間去當學徒,這世間是沒有不勞而獲的。
今年三月份的MUZIK三月號專題「學音樂,要花多少錢?」(博客來連結)針對這個問題做了系列文章,裡面專訪了八位音樂人,訪問他們學音樂的路程以及所投資的金錢及時間。訪談的對象學音樂所花的錢從幾十萬到幾百萬都有,如果是從小音樂科班到大學再加上留學,所花的錢幾百萬一定跑不掉,但如果我只是要學興趣呢?
上星期Anderson上鋼琴課前因為媽媽暫停讓他使用電腦而大發脾氣,又哭又跺腳,如此生氣是不可能心平氣和地上課的。所以我和Anderson說:「你可以發脾氣,但是要學會控制,老師給你一分鐘你去旁邊整理一下」。
一分鐘後他回來,還是不開心,在鋼琴上亂彈起來。平時Anderson就愛自己在鋼琴上把聽到的旋律彈出來或是自己即興亂彈,既然還沒穩定情緒,那就轉移注意力吧!我先幫助他判斷剛剛彈的調性,接著提示要寫拍號,他邊哼旋律邊拍手打拍子判斷出正確的拍號,之後再請他對照課本寫出正確的記譜法。
我全程只用引導,不直接告訴他怎麼寫,連左手伴奏也是他自己配出來(雖然全部一級有點怪怪)。就這樣,Anderson的第一個創作出現了!彈出來、寫出來,情緒穩定了,開始上課吧!
上面這段紀錄是上星期我在FB粉絲頁發的心得,當天上課前花了點時間穩定Anderson情緒,鼓勵他把自己的創作寫下來,等他笑呵呵的寫完後,我稱讚他:「好棒!Anderson你的第一個創作出現了耶!以後可以多多寫自己的作品喔!」
(圖片來源)
Lynn看了經理人雜誌的這篇文章「專業,就是用對方聽得懂的話,去告訴他不懂得事情」,雖然這篇文章主要用在顧客管理上,但用在教育上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真正好的專業,是用對方聽的懂的話,去告訴他不懂的事情。所以教小朋友彈琴和教大人彈琴,雖然同樣都是教琴,但用的詞彙和口氣差別可大的呢!Lynn教小朋友彈琴的時候唱唱笑笑,有時候配合教學內容會模仿動物的聲音,或是刻意用不同的聲調和臉部表情去強調重點,一堂課上完要花很大的力氣呢!
如果遇到小朋友不會的地方,老師千萬不能說「這很簡單」,因為對我們覺得很簡單的東西,對學生是完全陌生的新東西。舉例說,看譜對我們來說很自然,但初學者還得一個一個數,老師對於這樣的情況可別不耐煩啊,要想想我們小時候也曾經這樣數過呢!面對小朋友時,得用小朋友聽得懂的比喻再次複習幫助他下次找音可以找得更快!
目前當代四大音樂教學法為:達克羅茲音樂教學法(Dalcroze Eurhythmics)、奧福教學法(Orff Schulwerk)、柯大宜音樂教學法(Kodaly Method)及鈴木音樂教學法(The Suzuki Concept)。
這四大音樂教學法從音樂教學手段來看的話,達克羅茲音樂教學法主要透過律動、說白、歌唱和即興創作為主;奧福音樂教學法以律動、歌唱、樂器合奏和即興創作;科大宜音樂教學法主要以歌唱教學為主;鈴木音樂教學法以樂器彈奏為主。(鄭方靖,2002)
之前碩班有開四大教學法和鈴木教學法的課程,修完之後對鈴木鎮一先生的教育哲學深感佩服。鈴木教學法的成果可以參考台灣才能教育協會,鈴木台灣才能教育學會表示他們的教學法創造了許多天才兒童,許多年紀很小大約3、4歲的小朋友在鈴木教學法下可以拉得一手好琴~有興趣的家長朋友可以自行google鈴木教學法的相關影片。
在網路上常會看到一些家長在論壇討論自己的孩子,說自己的孩子「鋼琴學了幾個月現在跟我吵著不學,我該讓他暫停嗎?」,又或是一直被小孩問「還要學多久?」。這些問題在我小時候也在我家出現過...XDD
學鋼琴真的不輕鬆,當別人家的小朋友在外面玩,我要在家裡練琴,聽到他們的嬉笑聲真是超級羨慕又忌妒!而且媽媽在弟弟還沒出生前會嚴格要求,在上鋼琴課前一天要驗收,如果彈到一半斷掉或是媽媽覺得彈錯音、不熟,棍子就打下來了!
那時候還真慘,老師會罵、媽媽會打,覺得自己為什麼會這麼可憐?為什麼要決定學鋼琴?但是,等到我弟弟出生後,媽媽沒這麼多心思可以盯我練琴的時候,學鋼琴反而是我自己說我要學!很奇怪吧,那時候剛好突破了一個瓶頸,瓶頸過了之後突然海拓天空!再加上媽媽沒有用暴力督促,反而讓我自己慢慢摸出對鋼琴的興趣!
所以現在我當老師了,有親身體驗,所以現在多嘗多和學生溝通而不是責罵!也從自己的學習經歷上學到要怎麼樣幫助學生可以學得長久。
這是一個嚴肅的話題。
最近有認識的老師談到「除了他啟蒙的學生,其他學生的手型都亂七八糟!」,聽得我心有戚戚焉啊...
雖然學生學得怎麼樣,是他自己的造化,但市場上的確很多老師在教學上,可能經驗不夠或是專業知識不足,所以學生手型亂七八糟。手型不對在初學時,家長不太會發現問題,但是程度高了之後就會發現小朋友遇到瓶頸,「怎麼作業總是彈不過?」、「就算過了聽起來也怪怪的?」,但這時發現已經太晚,小朋友已經養成壞習慣了...
以隨便的態度教琴
圖片為Jessie Willcox Smith的作品
在音樂教育哲學課的時候,學校邀請美國佛羅里達大學C. Victor Fung教授來演講,馮教授是香港人,這次演講及討論的內容為中國音樂哲學。馮教授提到,我們在學校裡學到的哲學大部分為西方哲學,很少談到中國哲學,像是一些孔孟道莊思想等,這次的演講主題就是將中國哲學應用到我們的音樂教育中。
馮教授發了一張講義下來,裡面有關許多中國有關於教育的哲學,其中,我最有感想的是,孟子曰:「人之患在好為人師。」意思是,人的毛病在於喜歡當別人的老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