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G_8723.jpeg

(圖文不符XD玩偶是小孩來上課時帶來的觀眾)

「所有的音樂團體班,最終都會變成個別課」(忘記在哪聽到的)的確,天下無不散的宴席,隨著孩子越大越忙,團體班的時間卡不過來,或是進度需求不同,團體班最終都會解散。

解散後,很多家長會接著安排鋼琴個別課,以「延續」音樂課程。

但其實從鍵盤、音樂團體班換成個別課,在Lynn眼中不叫延續,叫轉換。因為上課型態、環境和訓練重點都不一樣,家長可以留意以下幾部分喔!

孩子需要時間習慣上課型態

前幾次帶年幼的孩子來上課,孩子可以好好的坐著一堂課的話,值得大大稱讚!

團體課唱跳型態習慣了,突然坐著50分鐘好好上課是需要慢慢訓練的,家長千萬不要以為孩子會一個指令就可以坐好喔!

Lynn通常對於團體班孩子轉上個別課,還是會有聽奏和唱譜的部分,慢慢的從團體班型態轉到個別課的狀態。這時候進度不會太快,因為老師可能光是訓練孩子坐好就得花很大的力氣。(可參考舊文|教學|彈鋼琴時,坐姿很重要!

手型建立是個漫長的旅程

就像我的舊文章|筆記|我所重視的提到,要有好的音色,就一定要有好的彈琴姿勢。

小孩上課的教具從電子琴(電鋼琴)轉變成鋼琴,對小朋友來說會是一個很大的轉變。

通常會從坐姿開始,一步一步從肩膀調整到手指,其實對啟蒙就是個別課的學生來說這沒什麼,但就像前一點講的,這個上課型態孩子需要習慣。

另外提醒一下,團班滿多比例的孩子家裡用的是電鋼琴,很多家長覺得要像鋼琴,就把家裡的電鋼琴觸鍵調重,拜託千萬不要這麼做!因為沒人指導,小孩只會用蠻力「壓琴」,不懂得放鬆,這樣手型調整會更難改喔!(除非你的老師不介意這一塊)

還有音量部分,大部分買電鋼琴是希望不擾鄰,所以有些家長會把音量調小,這個也請避免!因為鋼琴的音量層次可能十幾層,但你把電鋼琴音量調小,小到大概只有五層,請問小孩要怎麼做跟老師一樣的出力度層次?(而且有些小孩覺得聲音小,反而會更用力壓...)

讀譜要慢慢建構

很多老師遇到團體轉個別的學生,最抱怨的就是「學生都不看譜」,有的甚至是抗拒看譜。

但老師可以留意,團體班有認真上課的孩子,聽力都很棒!不一定一開始就強制看譜,你還是可以用聽奏的方式帶學生,他們通常會模仿得很棒!

看譜的邏輯需要建構,這部分我覺得芬貝爾的教材引導的不錯!!(可以參考舊文|教學|芬貝爾預備級鋼琴教材–適合小小孩的鋼琴啟蒙教材

另外,團體班學生另一項優點是和聲感很棒!芬貝爾同樣也有和聲的訓練,並且也有創作單元,我認為是團體班銜接個別課很好的教材。

練琴方式得更細緻

上鋼琴個別課的時候,可能你的老師會一句一句帶著孩子修,甚至為了某顆音,不斷的用其他方式練習,這對團體班孩子來說需要適應。(畢竟不是有聲音出來就好了)

老師會要求合理且固定的指法,且要注意譜上的音樂術語,漸強、漸弱等速度改變,這些細節的要求,回家也得照樣練習,並且需要聽自己的音色。

練琴不再是每首曲子重頭一遍又一遍,而是仔細的「把耳朵打開聽音色」,把每顆音符處理好。

學電子琴N年並不代表學鋼琴N年

請記得,電子琴和鋼琴是兩條不同的路。電子琴跟鋼琴一樣都是複雜的樂器,電子琴要彈得好也不容易!(東海大學音樂系有鍵盤電子琴組喔)

雖然同樣都是黑白鍵,看的也都是五線譜,但演奏方式完全不一樣,鋼琴更強調力氣的運用和技巧!所以學了N年的電子琴演奏不代表學了N年的鋼琴演奏。

教材「看起來」一定會變簡單,因為學生就像大學生轉系一樣,除了系上的課之外,還有一些東西需要補修。補修通常都是一些XX概論或是XX基礎,而電子琴轉鋼琴的學生,就是要把樂理概論和技巧基礎補修好。

換了課程也把琴換了吧!

團體班可能用電子琴或電鋼琴沒什麼大礙,但上鋼琴課還用電子琴,老師就算課堂上用洪荒之力帶孩子,孩子回去用電子琴練習效果只會減半。請參考舊文:|筆記|用電鋼琴學鋼琴,就好像用原子筆學書法啊

孩子自己都清楚鋼琴和電鋼琴的差別。

如果真的環境限制,也請買好一點的琴,我自己曾摸過一些電鋼琴,彈起來有像鋼琴,有閒錢會想買的目前是河合CA-48。(這邊跟你講的是「彈起來像」不代表一樣)

 

以上,算是Lynn這幾年帶學生的經驗心得,讓家長們參考。


或許你也想看看...

|筆記|Yamaha音樂團體班好還是鋼琴個別課好?如果...

|筆記|鋼琴課的潛在課程

|筆記|我所重視的

|筆記|初學鋼琴課是「一個鐘點」還是「一個專案」?

|Lynn工作Q&A|關於Lynn的工作,大家常問的10個問題

我還有個粉絲頁~歡迎按讚追蹤唷!⬇️

IMG_8391.jpg

IG則是上課日常⬇️

3D4F9E2C-024A-4510-9D69-EEAE1A3E83F0.png

arrow
arrow

    鋼琴老師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